教育指南
   新生儿期
   婴儿期
   幼儿期
   学龄前
   宝宝健康
   教育指南

   相关栏目
 压岁钱如何“钱生钱”?
 父母行为会被子女复制
 幼儿园升小学存三大问题
 不做完美新妈咪!
 善待孩子眼中的宝贝
 妈妈们的育宝“歪主意”
 孩子成长的必备“维生素”...
 美国的孩子为什么胆子大?...
 管不住叛逆BB不是你的错
 寒假,孩子们该如何玩?
 孩子模仿动画片好不好?
 父母八字策略应对孩子贪玩...

 您现在的位置: 休闲宝贝网 >> 育儿早教 >> 教育指南 >> 

教育指南 性格转化的渐变和缓冲-搜狐母婴
  人气: 【字体:
  发布时间:2007-02-16 11:29:35

 

  在克服不良性格中,一种比较常见的毛病是操之过急。有的人在发现自己的性格弱点后,想经过一阵子的努力就使不良性格完全转化过来,经过几次努力克服不掉,就容易由急躁走向灰心,失去继续进行性格修养的信心。造成这种半途而废的原因,在于他们对性格的稳定性缺乏了解,对性格的转化过程缺乏认识。 

  心理学告诉我们,性格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个性特质,它的稳定性的特点决定了性格的转化只能是一个缓慢的过程。我们已经知道,性格是在环境、教育等各种内外因素长期作用下逐步发展起来的。一种在长时期内缓慢形成的东西,怎么能够设想在较短时间内一F子变过来呢?克服一种不良性格,必须进行长期、不懈的努力,忽视性格的缓慢的渐变过程,想使不良性格在短时间内一下子来个转变,有时虽然从表面看也能奏效,但实际上这种转变很不稳固,转变快,反复也快。休 闲 宝 贝 网

  比如一个怠惰的人,在他下决心克服自己的怠惰时,暂时地克服怠惰,在较短时间内变得勤快起来是比较容易做到的。但这种变化并不能说明他已真正克服/怠惰的性格,因为怠惰的劣根性在他身上依然存在,只要一放松控制,它还会故态复萌。有的怠情者在环境艰苦时,也能表现出很强的吃苦精神,但一到条件好起来时,就又变得怠惰起来。因此,我们不能把性格修养看成是经过一下努力就能立竿见影的事,不能因为不良性格暂时在行为上消失了,就认为改变性格的任务已经完成了。必须老老实实地把性格改变当作一个相当长的过程,进行持续的努力,求得性格逐步的、缓慢的,然而却是稳固的和扎扎实实的转变。

  性格的长期渐变过程,决定了性格修养在起步时要求不能过高,要循序渐进,逐步提高要求。有的人在性格修养中,一开始就提出过高要求,想使性格一下子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,这是不现实的。一个心胸狭窄、容易发怒的人,马上就要使自己变得豁达宽宏,雍容大度,这实际上是办不到的。一个虚荣心很强的人,要自己马上就能做到闻过则喜,欢迎批评,这也是很难办到的过高要求。在性格的改变上急刹车,陡转弯,不但难以奏效,而且很可能使你失去信心。我们应当允许在性格的转化上有个缓冲的过程。一辆高速前进的车子,如果要倒车,就得先把车停稳,然后往回倒,停车的过程就是缓冲的过程。有了这个缓冲过程,才能抵消车子前冲的惯性力,顺利地把车子倒回去,否则就会把车子弄翻。

  性格在发展中也有一种惯性,现在你要改变它的发展方向,就必须首先把它的惯性停下来,然后再慢慢改变它的发展方向。比如,急躁易怒、爱发脾气的人,性格修养的第一步应当是先设法克制火气,在将要发火时使自己冷静下来,即使克制火气时,呼吸急促,脸胀得通红,感情很不自然,也不要放松克制。过了一段时间,再提出进一步要求,即不但不发火,还要表情自然,呼吸不急促,脸色无变化。这个要求也达到了,再进而要求自己抑制火气时能潇洒自如,豁达大度。如此循序渐进,性格才会逐步地由急躁易怒变为豁达大度。克服不良性格,只有这样从较低的起点开始,一步一步提高要求,才能顺利实现性格的转化。

  下一站:母婴首页

  编辑:幽幽草

(责任编辑:腾云)

≡ 查看、发表评论 ≡